歡迎進入藍能官方網站!
【電話熱線】020-34154005
抖音掃碼關注
微信掃碼咨詢
【手機微信】13922491768
020-34252975
11月17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進入第二天。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會上發表了題為《智能制造引領數字經濟的發展》的報告,他表示,數字經濟跟傳統制造最大的不同在于數字經濟讓我們學會了怎樣從傳統制造變為智能制造。
郭臺銘說,富士康目前已經有幾座工廠可以做到關燈生產,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物聯網大數據,主要包含:上線、云端、聯網、互通與反饋。他表示,新一代無人自主生產的工廠“對于環境、對于污染、對排放、對控制質量監控可以幾乎做到零排放的境界。”
郭臺銘認為,傳統的自動化是人和機器作為控制界面,現在完全是物跟物、機器跟機器自己聯網的界面。“下一代智能制造產業革命是分享與共享、跨界、大數據,包括制造流程大數據、包括供應鏈大數據,將這三大流程產生的大數據彼此互通互聯才會產生下一代所謂的智能制造。”
他還提到了現階段正在推動的一個C2C模式,比如今年雙11從采購到售后各個環節積累了海量數據,“明年雙11的時候我們堅信,我們不會事先備料,也不會事先生產,我們要根據產能、根據數據,用戶端的數據告訴我們,我們告訴供應商備多少料,儲存多少貨源和零件,生產線什么時候開,什么時候做什么樣的產品。”
以下是演講實錄: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嘉賓、各位海內外的朋友以及各位媒體朋友,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要給各位報告的題目是《智能制造引領數字經濟的發展》。因為我們來自于制造企業,數字經濟是中國制造2025的根基。我們認為數字經濟跟傳統的一般的制造最大的不同在于數字經濟讓我們學會了怎么樣從傳統的制造變成智能制造。也就是說,我們用制造過程中所產生出來的數字加上互聯網的應用,所以我們叫“智能制造+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智能制造的平臺是數字經濟的基礎,智能制造所產生的數據也就是智能制造的平臺。
智能工廠在智能制造流程,產生了全程的制造流程的全記錄。我們有幾座工廠已經做到了可以關燈生產,原因是我們積累了很多數據。
我們智能工廠生產流程智能全記錄,代表每一個單一機臺的數據積累。機臺和機臺之間我們用物聯網技術產生了大量的數據。數據建立以后,我們要建立模型。就是怎么樣采集有用的小數據,經過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小數據,經過自動處理。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我們有影像辨識、信號處理,產生了所有的生產過程全記錄。所以海量數據其實是一個生產過程的全記錄。所以一般一座工廠可以產生幾百億筆的生產數據單元。
因為通過影像辨識,不單純辨識的是數字,通過這樣的辨別可以讓機器之間彼此的生產過程用影像傳送,可以知道每一個單筆數據,每一個制造流程是不是跟上一個制造流程在影像辨別上完全相同。做到這點才可以做到關燈生產。關燈生產我們可以將人工省掉,讓物和機器設備之間彼此溝通。所以可以想像一座工廠有幾千個物件、幾千部機器它們之間在彼此溝通、傳送信息。
過去傳統的自動化,傳統的機械生產都是人和機器作為控制的界面。現在完全是物跟物、機器跟機器自己聯網的界面。
所以我們從物聯網進入到了無人自主生產。大量生產以后不能人工檢查,所以每一個步驟都是自動化檢測。數據通過回饋讓我們知道生產的數據和生產的過程、產生出來的產品是符合質量的。最后我們要把所有數據通過安全監控完整地保存下來,作為下一代生產過程的參考。
富士康所想要強調的是,在發展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的大數據中,我們用的是上線、云端、聯網、互通與反饋。在我們公司內部叫做“云、移、物、大、智、網加機器人”。我們用云端的技術、用移動通信的技術、用大量的信息影像傳送,也用到大量5G技術,我們用很多海量甚至于天量的數據,產生的每一筆數據,從頭到尾每一個流程缺一不可。因為幾億筆數據,漏掉一個過程,漏掉一個數據,后面整個制程都亂了。所以我們的數據之大超過人與人之間發送的微信或者微博的數據,我們的數據用量之大超過想像。
這些海量數據收集以后,經過40年所積累的制造經驗,我們分析什么樣的數據、什么樣的參數是有用的,什么參數是沒有用的。比如說我們積累了過去40年,做上千萬套的模具。我們設計任何一部 手機 ,任何一個 電視 ,從數據庫里抓出來的模具不再告訴我們標尺寸,而是告訴我們怎么定工差。當什么定了工差以后,我們曉得下一次設計的時候,我們再出的錯誤告訴我們,定工差的流程怎么樣能夠自動地學習,現在我們的工差工作都不是由人的經驗判斷,而是由機器自己定工差。所謂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
當我們累計很多經驗以后,這些經驗用數字和影像告訴我們下一次工差應該定在什么樣的一個水準。經過幾次的判別,我們越來越曉得什么樣的工差對大量生產最有用,什么樣的工差對質量最有保證。定工差的過程過去都是由人的經驗來定,需要很多老的師傅,現在不需要了。過去需要經驗的是機械工程的師傅,我們現在要的是會運用數據的判斷者,他曉得數據能告訴我什么。產生了這些數據,最后聯網。我們任何一個工程師、任何一個生產者可以在過程中隨時用他的手機、平板,控制、監控所有的現場流程。然后再加上關燈生產,機器人雖然有眼睛,它不需要有光線,可以用它的信號處理它所應該的搬運、儲存甚至工作物件的傳送。
所以我們用云、移、物、大、智、網和機器人創造新一代關燈生產的工廠。這個工廠對于環境、對于污染、對排放、對控制質量監控可以幾乎做到零排放的境界。
下一代智能制造產業革命是分享與共享、跨界、大數據,包括制造流程大數據、包括供應鏈大數據,將這三大流程產生的大數據彼此互通互聯才會產生下一代所謂的智能制造。
在此向各位說一下,我們在推動一個C2C的模式,比如這一次我們也參加了天貓雙11的活動。從用戶接到訂單開始,很多人都把生產做好了,我們是把零組件和供應商做好,當接到訂單以后我們很快從供應商零組件制造商到成品制造。采購和售后服務,這些我們都積累了很多數據。所以明年雙11的時候我們堅信,我們不會事先備料,也不會事先生產,我們要根據產能、根據數據,用戶端的數據告訴我們,我們告訴供應商備多少料,儲存多少貨源和零件,生產線什么時候開,什么時候做什么樣的產品。
所以這些都是我們將來要運用大數據幫供應鏈從零組件制造一直到消費者,把中間的環節就是沒有效率的造成待料庫存的都消除掉。這是我們運用數字經濟、大數據所產生的模式。
未來我們認為,數字的浪潮對于制造業、對產業的創新產生了軟硬結合實虛結合。我們覺得去年互聯網大會跟今年互聯網大會,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過去互聯網也就是說馬云所講的,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我跟馬云常常溝通,不曉得是我觸發了他的靈感,還是他勾起我的興趣,他過去從不觸碰制造,現在已經開始接觸了。
科技就是為了改進人類的生活便捷快速而存在的。我們認為未來的發展是硬、軟整合,實虛結合的世界。我們的看法是從互聯網角度,是“互聯網+”,從工業角度,我們認為是“+互聯網”。
聯系地址
廣州市白云區西槎路671號聚龍工業區29棟7樓
固定電話
020-34154005
移動電話/微信
13922491768
電子郵件
sales01@cn-ln.net
微信掃碼咨詢
抖音掃碼關注
視頻號掃碼關注
公眾號掃碼關注